一、認識大腸直腸癌

    1982年起,癌症已成為國內十大死因排名的第一位,大腸直腸癌病例在台灣及世界其他先進國家均有日趨增多之勢,其原因可能與飲食改變採高熱量、高醣、高脂肪以及全國衛生教育普及,國民醫藥知識之增高,與診斷儀器之進步有關。大腸直腸癌雖位居癌症相關死亡原因前三名,但是與肝、肺癌比較,在預後方面可說是相對上較佳的。故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能有良好的預後。


    大腸直腸癌主要為腺癌(病理組織分類),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最多,佔60-70%,其餘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及降結腸的發生率約為30-40%。此外,大腸直腸癌形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積聚而成。有些研究顯示從正常大腸直腸黏膜變成大腸直腸腺性瘜肉平均所需時間約為十年,從腺性瘜肉成為大腸直腸癌則約需五年時間。在診斷腺瘤同時發現其他部位腺瘤的比率約50%,而在大腸已切除所有瘜肉後的檢查中,不同部位的再發生率高達30%。近年來已經證實經由內視鏡移除良性大腸直腸腺瘤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甚至死亡率。

 

二、高危險群

     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男女機會相同,癌症年齡以50 ~ 70歲為尖峰期,有許多推論解釋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其可能病因與高危險因子如下:




確定者

  • 年齡大於50歲
  • 慢性發炎腸病變
  • 結腸直腸之瘜肉
  • 遺傳性瘜肉症狀群,如家族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syndrome)、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Lynch syndrome,林奇氏症候群)
  • 幼年型瘜肉症
  • 家庭有罹結腸癌病史者
  • 有大腸直腸癌、卵巢癌、乳癌、子宮
  • 內膜癌病史者

可能者

  • 糞便細菌改變
  • 啤酒飲料者
  • 缺乏食物纖維
  • 少吃蔬菜、水果
  • 高脂肪和肉類飲食

1.飲食習慣不同與大腸直腸癌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高熱量高醣高脂肪高蛋白質及精緻食物消耗量多的民族,在統計上調查有較高的大腸瘜肉、憩室、盲腸炎及大腸癌的發生率,而對於米、多纖維性蔬菜消耗量多的民族,大腸癌發生率較低,其原因可能是纖維能減少大便 停留在腸內時間,使糞便增加體積並稀釋膽鹽、致癌物質,並使大便酸化,減少厭氣性細菌的活動,而高脂肪、高蛋白則引起膽汁分泌刺激腸壁。

2.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結腸黏膜發炎,大都發生在遠端大腸或直腸。一般轉化成惡性腫瘤機率不大,但長期活動之全結腸炎病人,則隨著罹患時間愈長,惡性腫瘤出現的機率愈大(30年,高達60%),尤其是年輕就罹患此病的患者,應特別小心。罹患全結腸炎8年以上或罹患左側結腸炎12-15年以上,最好每年做大腸鏡檢查及切片面檢查,一旦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或切片檢查有分化不良的瘜肉發生,應立刻作大腸直腸全切除術。

3.
患有克氏病的腸炎病人,有20倍的機會比正常人容易得到大腸直腸癌。

4.
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為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直系血親中有二分之ㄧ的人會遺傳此疾病,約在35歲時出現症狀,而此時65%的病患瘜肉已轉變成癌症,45歲時90%的病人會發生大腸直腸癌。此病最後結果百分之百變成癌症,因此這類病人可作預防性之大腸直腸全切除,需全面性地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實施大腸直腸瘜肉篩檢,一般建議10-12歲開始,每1-2年應接受內視鏡篩檢。

5.
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Lynch syndrome,林奇氏症候群)指的是在家族中連續二代中有三個近親有大腸直腸癌,且其中二人須為第三者的一等親(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時至少一人的年紀必須小於50歲。此疾病之特徵為顯性遺傳(一半的家族成員遺傳此基因,而帶有此基因的人,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率為80%)、發病時間早(45)、好發於較前端大腸(如升結腸、橫結腸)、多發性大腸癌(18.1%可同時發現另一個大腸直腸癌,而40%可在10年內發生另一個大腸直腸癌)。一般建議家族中之親屬21歲以後,應每年作大腸鏡檢查。

6.
幼年型瘜肉症會侵犯大腸或其他胃腸道,以前認為這些瘜肉大多數屬於不會惡性變化的幼年型瘜肉,但目前報告指出有少數的瘜肉是可能發生惡性變化的腺性瘜肉,故此疾病應視為一種惡性疾病的前兆,其治療模式應比照家族性大腸瘜肉症。

7.
有大腸直腸癌之家族史者罹病的機率會上升。即有一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則罹患機率為一般大眾的24倍;二位一等親罹患,則危險性提高至36倍;三位一等親罹患,則罹患率達50%;二等親或三等親罹患,則罹病的機率也會上升1.31.5倍。

8.
過去有大腸直腸癌之病史者出現第二個大腸直腸癌的機率相當高,且出現結腸直腸腺瘤的機會超過50%,術後若定期用大腸鏡偵測能預防70%的癌症發生,及預防80%的大腸直腸癌死亡率。


三、發生率
    台灣地區直腸結腸癌在性別上男女在2003年均居第三位,民國92年男性因直腸結腸癌死亡人數為2122人,每10萬人口男性約18.45人,百分比9.52﹪,女性因直腸結腸癌死亡人數為1589人,每10萬人口女性約14.36人,百分比12.35﹪,直腸結腸癌主要為腺癌,發生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佔60-70﹪﹪,其餘降結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發生率約30-40%


四、直腸結腸癌的主要形成模式
    直腸結腸癌行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積聚而成。有些研究顯示從正常大腸直腸黏膜變成大腸直腸腺性瘜肉平均所需時間約為十年,從腺性瘜肉成為大腸直腸癌則約需五年時間。在診斷腺瘤同時發現其他部位腺瘤的比率約50﹪,而在大腸已切除所有瘜肉後的檢查中,不同部位的再發生率高達30﹪。近年來已經證實經由內視鏡移除良性大腸直腸腺瘤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甚至死亡率。


五、病因
    有許多推論解釋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一般有如下因素:飲食,潰瘍性大腸炎,克氏病,家族性瘜肉,癌狀家族症候群。

a.
飲食習慣不同與大腸直腸癌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高熱量高醣高脂肪高蛋白質及精緻食物消耗量多的民族,在統計上調查有較高的大腸瘜肉、憩室、盲腸炎及大腸癌的發生率,而對於米、多纖維性蔬菜消耗量多的民族,大腸癌發生率較低,其原因可能是纖維能減少大便停留在腸內時間,使糞便增加體積並稀釋膽鹽、致癌物質,並使大便酸化,減少厭氣性細菌的活動,而高脂肪、高蛋白則引起膽汁分泌刺激腸壁。

b.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不明原因的結腸黏膜發炎,大都發生在遠端大腸或直腸。一般轉化成惡性腫瘤機率不大,但長期全結腸炎病人則隨著罹患時間愈長,惡性腫瘤出現的機率愈大,尤其是年輕就罹患此病的患者,應特別小心,罹患全結腸炎八年以上或罹患左側結腸炎12-15年以上,最好每年做大腸鏡檢查及切片面檢查,一旦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或切片檢查有分化不良的瘜肉發生,應立刻作大腸直腸全切除術。

c.
患有克氏病的腸炎病人,有20倍的機會比正常人容易得到大腸直腸癌。

d.
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為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約在35歲時出現症狀,而此時65﹪的病患瘜肉已轉變成癌症,45歲時90﹪的病人會發生大腸直腸癌。此病最後結果百分之百變成癌症,因此這類病人不但須做預防性大腸直腸全切除外,直系血親中有二分之一的人將遺傳到此疾病,也因此須全面性的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實施大腸直腸瘜肉篩檢,一般建議10-12歲開始,每1-2年應接受內視鏡篩檢。

e.
幼年型瘜肉症可以侵犯大腸或其他胃腸道,以前認為這些瘜肉大多數屬於不會惡性變化的幼年型瘜肉,但目前報告指出有少數的瘜肉是可能發生惡性變化,因此此病應視為一種惡性疾病的前兆,治療模式應比照家族性大腸瘜肉症。

f.
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指的是在家族中連續二代中有三個近親有大腸直腸癌,且其中二人須為第三者的一等親(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時至少一人的年紀必須小於50歲,一般而言,這類病人出現癌症的年齡為45歲,雖然這些家屬中並非全部產生癌症,但如果遺傳到此類癌症基因的話,估計其終身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機會為80%,遠高於一般人。一般建議家族中之親屬21歲以後,應每年作大腸鏡檢查。


 六、臨床症狀
    常見的早期症狀是大便中帶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包括大便形狀變細,次數增加,有裡急後重,而解不乾淨的感覺,常有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發生) ,下腹部痙攣,腹絞痛,腹脹,腹部可觸摸到硬塊,出血情形。腫瘤的位置不同,引發的症狀也會不一樣;右側大腸癌以腹痛最常見,體重減輕,腹脹及貧血次之;左側大腸癌以大便習慣改變最常見,腹痛、血便及直腸出血次之;直腸癌以肛門出血最常見,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及裡急後重等症狀次之。較晚期之大腸直腸癌症狀尚包括疲倦,厭食和體重減輕等,這些情形可能與轉移部位有關。黃疸和右上腹痛可能表示肝轉移;腹脹造成原因可能為腹水或右側大腸腫塊;背痛可能是癌症轉移至骨或腹主動脈旁之淋巴腺;咳嗽和肋膜積水則發生在肺部轉移。


七、 篩檢及診斷方式
A 糞便潛血反應:為大腸直腸癌篩檢廣泛使用之初步檢查方式,以檢驗大便中是否有潛血反應。

B
肛門指診:病人不需要任何準備,由醫師戴手套以Jelly潤滑右手食指慢慢插入至直腸7-8公分,直腸癌患者一半以上可以摸到硬塊,是最簡單的檢查方法。

C
肛門鏡檢(Anoscopy):長約8公分,屬於硬的管狀器械,由肛門插入以肉眼直接檢查。

D
直腸乙狀結腸鏡檢(Sigmoidoscopy):此乃利用25公分長有照明裝置的硬管,從肛門進入乙狀結腸作診斷,約有75%的結腸癌可由此法發現,檢查時應使肌肉放鬆,採左側臥或膝胸臥式。

E
結腸鋇劑灌腸攝影術:須做清潔灌腸後,從肛門灌入鋇劑,簡單省時,對於結腸內之病灶,雙對比鋇劑照影可偵測出較小的病變。

F
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須做清潔灌腸後,由肛門直接進入結腸,直接觀看整條大腸黏膜內部情形,若發現有瘜肉可同時切除,如無法切除必須切片檢查,且再確認其他結腸處無同時發生之腫瘤病變。

G
組織切片檢查(Biposy):使用內視鏡檢查時對可疑的部分取出體外,再作組織切片及細胞檢查,以判定是否為惡性腫瘤。亦可先行瘜肉切除再作切片,以確定是否有惡性變化及侵蝕至黏膜下肉層。

H
腫瘤記號蛋白(CEA):又稱腫瘤胚胎抗原,係從大腸直腸癌細胞分離出來的蛋白,是正常細胞所沒有的,因此它在血中濃度會隨著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升高,臨床上腫瘤記號蛋白用於手術後,大腸直腸癌有否再發之偵測參考。

I
腹部及骨盆腔之電腦斷層掃描(Abdominal and Pelvic CT):藉由腹部及骨盆腔之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可以整體評估腫瘤所在位置,和腹腔與骨盆腔內腫瘤細胞侵犯鄰近組織與器官的情形,以及是否已有肝臟等部位之轉移。

J 1.
核磁共振掃描(MRI):與電腦斷層掃描同為影像學之檢查,當兩種影像學檢查無法確定診斷時,或病人因腎功能不全或對於電腦斷層顯影劑過敏時使用,屬於第二線的檢查。

K 1.
胸部X光檢查(Chest X-ray):胸部X光片可以初步篩檢肺部有無病灶,評估腫瘤細胞是否已有肺部轉移的情形。

L 1.
全身正子攝影(PET-CT):利用腫瘤組織對放射性藥物(氟化去氧葡萄糖)的吸收與代謝,轉換成體內分布影像,並結合電腦斷層,達到準確定位的功能,屬全身性的檢查。此檢查雖然比單獨電腦斷層掃描或單獨正子放射更靈敏,但仍有約10%的偽陰性或偽陽性發生。


八、常用的臨床分期

臨床上為便於計劃治療及瞭解癌症侵犯的程度,大腸直腸癌依腫瘤於腸道的侵犯程度、有無轉移至淋巴結以及有無遠處轉移之情況,可分為一至四期。

第一期

癌細胞局限在腸道內腔表面,未穿透腸壁,一般以侵犯黏膜、黏膜下層為主

第二期

癌細胞侵犯腸道整層,已侵入肌肉層或漿膜層,但尚未有淋巴結轉移

第三期

癌細胞已侵犯腸道整層,且侵入腸周圍的淋巴組織

第四期

癌細胞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如肝臟、肺臟或腹腔等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BT 的頭像
    SGBT

    南方長鴻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SGB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